入党日期是指党员被党组织正式接纳为预备党员的具体日期。这一天,标志着党员政治生命的开始,是党员身份确认的重要时间节点,也被称为党员的政治生日。
入党日期的确定 :↓
1.入党日期是党员所在党支部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研究通过接收其为预备党员的日期。
2.支部党员大会研究通过以后,还需要报上级党组织批准。上级党组织也会召开会议研究,但上级党组织的开会研究日期或批复日期并非党员的入党日期。
3.简言之,入党日期由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确定,并需经上级党组织批准,但批准日期并不等同于入党日期。
‼️注意事项:
(1.入党日期应准确无误地记录在党员档案中,作为党员身份确认的重要依据。
2.在实际操作中,应避免将上级党组织的批准日期误认为是入党日期,以免造成混淆和误解。)
二:转正日期定义
转正日期是指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后,经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上级党组织批准,正式成为党组织成员的日期。这一天标志着预备党员身份的结束和正式党员身份的开始。
转正日期的确定 :↓
1.党员的预备期一般为一年,但也可能因不符合转正条件而延长。
2.党员预备期满后(可以是当日,也可以推后几日,但应尽快),其所在支部应召开全体党员大会,研究党员转正事宜。
3.大会研究通过后,同样需要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4.凡是上级党组织研究决定“按期转正”的党员,其转正日期均为预备期满之日,一般为入党日期推后一年(被延长预备期的除外)。
5.转正日期不是以党支部或上级党组织通过党员转正的会议时间作为依据,而是根据预备期满之日来确定。
‼️注意事项:
(1.《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第三十二条,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
2.当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满时,党支部应及时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如果预备党员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应当按期转为正式党员。这里,“按期”指的就是预备期满之日。
3.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上级党组织开会研究的日期或批复的日期误认为党员的转正日期。转正日期应依据预备党员的预备期满之日来确定,而非其他会议或批复的日期。)
三、党龄的界定
党龄是指党员从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以后经过的年数,即成为正式党员后的全部时间。党龄的界定有以下要点:
1.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党龄的计算起始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而非入党之日。党龄的长短取决于成为正式党员后的时间长度。
2.不包括预备期:预备期是党员发展的一个阶段,但在这个阶段党员尚未成为正式党员,因此预备期不计入党龄。(预备党员虽有党籍但不计算党龄。)
3.特殊情况处理:对于因为其他原因延长预备期的党员,其党龄从延长预备期满后被批准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这样处理确保了党龄计算的准确性和公正性。